关于举办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的通知

发布者:杨艳频发布时间:2024-08-06浏览次数:1573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决定举办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第七届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暨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选拔赛。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教务处

承办:创新创业学院

二、竞赛主题

交叉融合工程创新育新质,立德树人强国建设勇担当。

三、竞赛命题

本届竞赛设置5个赛道11个赛项:

(1)新能源车赛道:太阳能电动车和温差电动车2个赛项;

(2)“智能+”赛道: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智能救援机器人3个赛项;

(3)虚拟仿真赛道:企业运营仿真、飞行器设计仿真、智能网联汽车设计、工程场景数字化4个赛项;

(4)工程创客专项赛道:工业数字设计与制造1个赛项;

(5)智能无人机专项赛道:智能无人机开发1个赛项。

1.新能源车赛道命题

太阳能电动车赛项: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太阳能电动车,该电动车在规定时间及指定竞赛场地上按照命题要求顺序运行(不能破坏赛道),并在规定的标志点进行标记,且完成所有动作所用能量均由太阳能转换的电能提供。该电动车最大外形尺寸满足铅垂方向投影不大于200mm×300mm(宽×长)的长方形,太阳能板尺寸不大于200mm×300mm(宽×长)。

该电动车上只有一个电动元器件(不能带有如编码器等检测功能),即只有一个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元器件用于驱动电动车前行,转向只能采用机械机构来实现,不能使用任何电控装置控制电动车的转向,不能安装其它任何传感器。

命题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温差电动车赛项: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具有方向控制功能的温差电动车,该电动车在规定时间及指定竞赛场地上按照命题要求顺序运行(不能破坏赛道),并在规定的标志点进行标记,且完成所有动作所用能量均由生物质能转换的电能提供,生物质能是通过液态乙醇(浓度95%)燃烧而获得。该电动车最大外形尺寸满足铅垂方向投影不大于200mm×300mm(宽×长)的长方形,太阳能板尺寸不大于200mm×300mm(宽×长)。

该电动车上只有一个电动元器件(不能带有如编码器等检测功能),即只有一个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元器件用于驱动电动车前行,转向只能采用机械机构来实现,不能使用任何电控装置控制电动车的转向,不能安装其它任何传感器。

命题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2.“智能+”赛道竞赛命题

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赛项: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按照给定任务自主完成物料搬运的低能耗的智能搬运机器人(简称:搬运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能够通过扫描二维码或通讯方式领取搬运任务,在指定的工业场景内按任务要求将物料搬运至指定地点且精准摆放(色环的颜色及环数或二维码、条形码指定的颜色及位置)。

搬运机器人必须完全自主运行,应具有定位、移动、避障、读取二维码、物料位置和颜色识别、物料抓取与载运、路径规划等功能。搬运机器人(含机械手臂)最大外形尺寸满足铅垂方向投影不大于边长为300mm的正方形,高度不超过400mm方可参赛。允许搬运机器人结构为可折叠形式,但出发后方可自行展开。

命题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赛项:自主设计并制作一款外观精致时尚、分类标识简洁醒目的单投入口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装置(简称:垃圾分类装置)。该装置实现“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类城市生活垃圾的智能判别、分类与储存。

垃圾分类装置对投入的垃圾具有自主判别、分类并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垃圾压缩、满载报警、播放自主设计制作的垃圾分类宣传片等功能。垃圾分类装置外形尺寸(长×宽×高)不超过400×400×600(mm),应有四个单独的垃圾桶,垃圾桶尺寸和容积不小于Φ100mm(仅用于计算横截面积,截面形状不限)×100mm(高)。

命题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详见附件。

智能救援机器人赛项:自主设计并制作一台在指定模拟救援场景内按照要求完成救援任务的智能救援机器人(简称:救援机器人)。每场比赛同时上场两个队各一台救援机器人,要求救援机器人能够在保护自己免受对方干扰和碰撞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多的救援目标(含核心救援目标)转移至指定的安全区内。

救援机器人采用自主或自主+遥控两种运行模式(要求必须首先自主启动运行,第一个救援目标必须自主运送至本方安全区,否则比赛结束),应具备高速移动、避障、无线通讯、救援目标的搜集与转运,并具有碰撞保护、失控保护等功能。救援机器人重量不超过1.5千克,最大外形尺寸(铅垂方向投影)不大于300mm 的正方形、高度不超过200mm。

命题具体要求和评分细则详见附件2。

3.虚拟仿真赛道竞赛命题详见附件2

4.工程创客专项赛道竞赛命题后续发布。

5.智能无人机专项赛道竞赛命题后续发布。

四、参赛对象及报名

参赛者为我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以团队形式参赛,每队参赛学生不超过4人,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报名表见附件1《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报名表》。

报名时间:2023年7月01日至9月20日

联系人:赵华成 15067182783(微信)   QQ:525078690

五、竞赛安排

参赛队伍数量不限,校级比赛时间为2024年10月11日,浙江省决赛于2024年11月15日-17日月初在温州大学举行(企业运营仿真赛项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举行)。

六、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置竞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具体数量根据竞赛作品完成情况,由竞赛裁判组讨论决定,并选送优胜队参加浙江省决赛。



                                    教务处

                                    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7月01日


附录:浙水院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交流QQ群


附件1-第十一届浙江省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报名表.docx

附件2:命题与评分规则.zip